2月24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陕西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第十七场),介绍陕西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有关情况。
疫情还存在反复的可能必须高度警惕 不要有麻痹思想
据陕西省应对疫情领导小组办公室疾病防控专家组组长刘峰介绍,我省连续4天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这背后,是各级各类工作人员的日夜奋战,是广大市民群众的参与配合,因此目前积极的防控形势来之不易。
刘峰说,粪便和尿液中分离出病毒、部分省份患者出院后复查核酸检测再呈阳性等情况,提醒我们对新冠病毒的认识仍在继续探索中。加之目前面临的是疫情防控和恢复生产生活双线战役,因此疫情还存在反复的可能。
“适度解禁是为了复工复产,而不是走亲访友和外出旅游,非生产必须的人员流动还是应该尽量减少,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刘峰表示,“急着松一口气”的想法要不得,必须高度警惕 ,不要有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
商贸流通企业复工营业必须严格执行四个指南
目前,我省商贸流通企业正在有序复工营业中。如何做好企业复工营业后的防控工作,尽快恢复正常的经济社会生活秩序?
对此,陕西省商务厅厅长赵润民表示,必须做好三方面工作:
第一,所有的商贸流通企业,不管是正常营业的还是要复工营业的,必须严格执行国家部委颁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商场卫生防护指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超市卫生防护指南》《零售企业在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经营服务防控指南(暂行)》《餐饮企业在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经营服务防控指南(暂行)》。
第二,企业主体责任和员工自我防护意识一定要加强。所有商贸流通企业必须按照防控规范,组织员工严格落实规范操作。
第三,作为消费者,在前往商场、超市等消费场所时,必须加强自我防护,配合做好体温检测等疫情防控工作。
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53.4%铁路、机场等项目要尽快复工
据陕西省发改委副主任孙喜民介绍,截至目前,我省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人员返岗率持续提升。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53.4%,人员返岗率48.1%。
返岗工人正在进行体温测量和信息登记
其中,煤矿产能恢复率达到69.2%,人员返岗率达到71.2%;火电企业和油气企业复工率达到100%;44户省属国有企业,集团层面已经全部复工,所属各类生产子企业复工率达78.4%,整体人员返岗率达到72.8%。
据孙喜民介绍,我省正在分类推进复工复产:
一是防疫和生活保障类企业要“开足马力”生产。
二是重点项目和建设配套企业要优先复工复产。关系全省发展大局、投资拉动大、稳定发展预期、工期要求紧的铁路、机场、高速公路、重大产业化项目等要尽快复工。
三是本地用工为主和本地产业链较为完整的工业企业要尽快复工复产。各类煤矿、大型装备制造、国有企业要尽快复工复产。
四是建筑施工类企业要分类、分批复工复产。原则上按照重点民生工程、一般民生工程和其他工程的顺序有序推进复产复工。
五是加快农资供应类企业复工复产。落实好春管春种,组织群众抢抓农时。
六是支持各金融机构有序复工。主要银行网点开业运营,保证金融服务的有效供给。
长安号保持常态化稳定开行三项核心指标稳居全国第一
据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副主任苏国峰介绍,疫情期间,中欧班列长安号一直保持常态化稳定开行,西安往返德国穆克兰、西安往返俄罗斯莫斯科/白俄罗斯明斯克、西安往返哈萨克斯坦塔什干/多斯特克保持了日均2班的高频次运行,西安往返波兰马拉/波兹南、西安往返匈牙利布达佩斯、西安往返德国杜伊斯堡/汉堡/诺伊斯、西安往返比利时根特的路线保持日均1班的运行时效,总体日均4—5列,有力保障了疫情期间的防控物资运输和企业的生产加工贸易。
截至2月23日,长安号稳定开行干线达13条,共开行311列,是去年同期的1.9倍,其中中亚方向130列,欧洲方向181列;运送货物总重14.6万吨,是去年同期的1.8倍,开行量、重箱率、货运量三项核心指标稳居全国第一。
据苏国峰介绍,疫情发生后,西安国际港务区迅速开辟绿色专用通道,对从高速公路抵达的外地集装箱卡车,坚持“监管全封闭”,实行货车不停留、司机不离舱、站外零等待模式,使每个箱子的集结成本降低约800元。目前日通行集装箱卡车超过100辆。